7月12日至13日,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、知名文化學者蒙曼率團隊赴陽江開展“曼行海絲千年路——陽江”文化推廣活動,聚焦陽江“海絲重鎮(zhèn)、山海非遺”,開啟一場別樣的文化之旅,深度探尋陽江的人文脈絡與海洋精神。
陽江站是“曼行海絲千年路”首站,蒙曼團隊以行進式直播形式,帶領觀眾實地探訪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、閘坡漁家文化館、大角灣、北山石塔、陽江風箏館、漠陽書院、陽江漆藝院,用鏡頭記錄歷史遺跡、自然奇觀、非遺體驗與現(xiàn)代工程,3場直播共吸引21.3萬人次觀看。
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,也是我國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。蒙曼駐足于“驚世起浮之福船”展區(qū),驚嘆于南海Ⅰ號整體打撈技術的精妙與出水文物的驚人數(shù)量。面對大量出水瓷器,蒙曼感慨文物的完整性、工藝的精美度,并通過鏡頭展現(xiàn)外銷瓷的特點。她認為,這些瓷器體現(xiàn)了南宋時期驚人的瓷器定制化生產(chǎn)能力,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。
“我們要講宋朝,講海上絲綢之路,一定會講到南海Ⅰ號。來到這里,我們看到了技術的發(fā)展對考古工作、記錄歷史的重要性,沒有整體打撈技術,船上的這些文物也不可能以現(xiàn)在的方式呈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。所以,科學和人文要通力合作,打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?!泵陕硎尽?/p>
陽江風箏制作技藝于2006年入選廣東省非遺名錄。當夏日的陽光灑落在鴛鴦湖公園,蒙曼將鏡頭轉(zhuǎn)向市風箏館,將靈芝、雙桃、石榴、寶鴨穿蓮等陽江特色風箏介紹給觀看直播的觀眾,結(jié)合重陽登高的習俗,講述南派風箏的造型多樣、顏色淡雅等特點,并體驗了陽江風箏制作過程。鴛鴦湖畔,綠草如茵,蒙曼先后嘗試放飛雙桃風箏和40米長龍風箏。路邊偶遇熱情的粉絲,蒙曼笑著向他們揮手。
在陽江漆藝院,蒙曼親手制作了哪吒主題的漆扇。她說,陽江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深厚,從冼夫人、南海Ⅰ號船員到陽江漆藝、陽江海上風電產(chǎn)業(yè)的從業(yè)人員,都有“哪吒鬧?!钡目範幘瘢拍茉趶V闊的南海海面上,“鬧”出一個閃閃發(fā)光的世界。
關于我們
|
網(wǎng)站幫助
|
網(wǎng)站地圖
|
隱私申明
|
主辦單位: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: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(shù)據(jù)管理局 網(wǎng)站標識碼:4417000019 備案序號:粵ICP備16010311號-3 網(wǎng)站報障:0662-3367662
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170202000121號